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边界感”:不要用力走向任何人

作者:转载 网络 发布时间:2025-04-24

任何一段关系中,边界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边界意识》里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 就会发出警告。”
如果你的边界被打破了,你觉得不舒服了,那你一定要学会说“不”。
但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边界意识的。要么,边界被别人打破,要么会侵犯到别人的边界。
如果你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就一定要有边界意识。
 建立自己的边界
你有特别清晰的边界吗?有没有捍卫过自己的边界?
很多朋友之前是没有特别在意的。当别人问你不合时宜的问题,提不合时宜的要求,或者做不合时宜的事情,虽然会让你特别不舒服,但你没有提出来过,总是隐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害怕冲突,担心撕破脸。尤其是亲人和朋友,你非常害怕表达不满后,会伤害到对方。
但这样,习惯性讨好别人,就会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内耗、受伤。而你没有划清楚边界,别人下次依然会侵犯到你。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允许的。
 
所以,一定要设置边界。设置边界,并不意味着你不爱某人,这只意味着你也有权考虑自己,有权利关爱自己。我们爱自己的方式,就是告诉别人怎么爱你。
而且关爱自己,也有利于你爱别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也无法给予别人高质量的爱。
在心理学上,一个人的边界感越强,心理就越健康;他或她就能向别人表示自己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因为,你有很强的边界感,就意味着你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
这时候,你就不会过度在意别人的主观意见,不刻意迎合别人,最大程度服务于自己的内心,你也就不会内耗了。
 
那么,该如何建立自己的边界?
第一个,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建立界限的第一步,是要有健康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对他人存在哪些需求等等。
当然,这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很困难。因为意味着,你要深刻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这,也是永恒的课题。
第二个,设置越界的处理措施。
你要设想清楚,如果有人突破了你的心理边界,你会如何应对。
被越界后,很多人的做法是抱怨,向他人倾诉。但是,你一直喋喋不休地诉说别人怎么伤害了你,是没有用的,他也不会做出改变。
怎么办?就是你要让他看到,他这样会对你造成麻烦。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直接表达你的不满。你也不要害怕冲突,冲突是建立边界的过程。要知道,一个人的边界,是上次冲突的结果。
因此,人一定要有合理的攻击性。
 
第三个,有效的沟通。
在正常交往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告知对方你的原则,当对方明确了你的边界,知道了你的底线在哪里,才不会越界。
当你有原则、有底线、有框架,你就建立起了防火墙,能不受外界的干扰,也能强化自信心。
 不侵犯他人边界
我们除了要守住自己的边界外,还要避免侵犯他人的边界。
心理学有个概念:心理越位。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就是在这个范围内,谁也不能进来,一旦进来,就容易产生矛盾,谁进来,就越位了。
你要时刻警惕,看看自己是不是处于“越位”的位置,不能让“越位”给自己带来麻烦。
其实越是在亲密的关系中,越容易越位。
比如在家庭里,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就会对子女过度约束。觉得自己有阅历,就要求他听从你的安排。   广告      统一回复:很好玩~  时光杂货店   查看          
在工作中,你是领导,你希望能完成工作,总是加班加点,你也很容易要求下属加班加点,也会习惯于对下属讲道理。
比如你有很好的朋友,出于关心朋友,你要是不加以克制,就会以自己的意愿,干涉到对方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不要觉得情感账户中的钱,你是挥霍不尽的。
哪怕你们关系再好,当你不断触犯别人的边界,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情感账户也终会有掏空的一天。这时候,你们的关系也会走向分裂。
所以,你要把握分寸感,尊重别人的边界,不侵入别人的边界。
核心就是,我们不要用力走向任何人,不要过度付出,不要过度亲密。对待他人的人生,要少干涉,多理解。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都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你要做到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过好自己的生活,尊重他人的命运,这恰恰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人和人之间就像是寒冬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觉得寒冷。把握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的话,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  一书中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让自己做自己,让别人做别人。尊重彼此的边界,活出自己的人生,你就会更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