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到此一游”背后的心理误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14

故宫铜缸被刻字、埃及神庙被刻字、敦煌壁画被刻字……在很多景区屡见不鲜的“××到此一游”痼疾,近来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刻字等不文明行为的频繁出现,固然有着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等方面的原因,但这只是“标”,而不是“本”。追根溯源,实际存在着较为深刻的社会心理动因。

其一,“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这是一种纾解型心理。受到青山秀水、椰风海韵的触动,自然就想表达点什么,这与古人在景点题写诗词文章倒有几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古人的题写往往在人迹罕至之处,常常是深思而作,不仅没有影响风景名胜,而且相得益彰,留下了众多千古传诵的佳句篇章。而现在,很多游客在人流如织处乱涂乱画,内容简单,内涵缺失,破坏了风景。这种心理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纾解的形式。对此,也有人提出建议,景区的提言簿是不是可以不只向社会名流开放,也欢迎普通游客题写;或者效仿国外经验,设立涂鸦墙,让游客自由挥笔。有的景区已经做出尝试,比如武汉的云雾山景区,就设置了“有偿留言墙”。

其二,“雁过留痕,人过留名”。这是一种炫耀型心理。有些人每到一地旅游,必欲留大名而后快,缺乏对神奇大自然的尊重,缺少对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的崇敬。一些人外出旅游,只是“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景区玩闹”,缺少对自然风光的内生体验和对文化历史的深入感知。事实上,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放松身心,让自己与风景名胜融为一体,入景入境。只有用心感受风景,才能获得风景回馈给我们的闲适和恬静,才能在旅行中丰富自我,获得真正的乐趣。在笔者看来,景区要更加注重内涵,着眼旅行体验和文化感知,引导游客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而不是通过刻字等不文明的方式获得满足。

其三,“你涂得,俺就涂不得?”这是一种从众型心理。一些景区可谓伤痕累累,旧“伤”不除,新“伤”不断。一些游客看到别人的刻字,就以为是景区默许,或想到法不责众,便“心安理得”地加入其中,殊不知如此累加,危害会越来越大。在这些地方,可否去除旧痕,设立隔离区和警示牌等,以防止产生不当的心理提示。

其四,“他不文明,与我何关?”这是一种私我型心理。一些不文明行为之所以能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同行游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能提醒和劝阻。其实,只要有人小声告诉导游或景区工作人员,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此,通过志愿者开展旅游文明行为监督,培育全社会共同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或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