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困难的人,不是悟性不足便是欲望太大

作者:任梦楠 发布时间:2015-12-25

如果将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比作迷途的羔羊,那么他们手中通常都持有地图,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机会打开看一看,从而迷失于心灵的荒漠。

前不久,一位而立之年的男士通过壹心理平台预约到了我,希望进行一次网络咨询。不同于那半数在第1-4次访谈中脱落的来访者,这一位属于敲了敲咨询师的大门却又转身离开的那一部分。我不知道其他咨询师的门是否还会被他叩响,但我希望如此。

R先生使用了一个典型的化名发来预约留言,四十多个字的问题描述里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和分隔符,这让我使用了不小的肺活量才读完R先生的自述。我隐隐感到,兴许R先生的状态正如他的表述方式一般,冗长的空虚背后满载的却是大量的凌乱纠葛。

我告知R先生希望和他就咨询细则进行一个简单的电话沟通,当我问及“你什么时候方便做咨询呢?”,R先生爽快地表示“我现在就可以。”这个回答令我有些语塞,因为壹心理平台专门为预约的来访者提供了一份《心理咨询协议》,而R先生的回答却忽略了心理咨询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的规则。 这种咨询前对规则的忽视本质上是一种挑战,它足以反映来访者对咨询的阻抗。

打个比方,普通人基本上会固定一日三餐的大致时段,可小婴儿不会,他们饿了就要吃,得不到就会哇哇大哭。也就是说,在婴儿认为“母亲和外界需要即时满足我”的思维中,他们无法形成“规则”这个概念。而如果咨询师一开始或在咨询中为了留住来访者而不断地打破设置,只会加强来访者的原始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被无条件满足,这样来访者就不可能得到人格上的成长。

我明确地告诉R先生,心理咨询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并说明了我可以安排网络咨询的固定时段。R先生急不可耐的“嗯嗯”之声和紧接着抛出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像是完全明白了我想表达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却让我略感无奈,似乎我的解释并没有被R先生真正听进去。而只有在对心理咨询有了一个相对客观清晰的了解后,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一段良好的咨访关系。

love_hate.png

当R先生问及“你怎么收费?”时,我暗暗叹了一口气。因为壹心理平台对于每位咨询师的收费都做了公开的详细标示,那么R先生理应是在知道我的收费下才进行预约的。另外,预约平台提供的电子版咨询协议中对咨询的各项设置都已做正规说明,那么究竟是R先生在阅读时有所疏漏还是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想呢?当R先生提到付款方式时,似乎一切有了答案。我告知R先生可以通过支付宝或银行卡转账,R先生主动说:“是需要提前一天支付对吗?”这也表明 R先生是清楚咨询设置的,但R先生在清楚设置的情况下还需要一再确认,很可能说明的是这个设置让他觉得不舒服。而这种感觉如果有机会在建立咨询关系后得以讨论,将会产生重要的价值。

最后R先生抛出了重磅级的问题:“心理咨询能达到我要的效果吗?”如果在正式咨询中我会反问来访者:“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但在前期电话沟通中我只告诉R先生:“如果你选择在我这里做咨询,那么接受的就是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工作,相比其他流派而言耗时较长,一般情况下会持续数月到数年不等。我们通过深入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增进来访者对自身的理解和接纳,促进个人的发展及成长。”

不难看出,在询问咨费过后紧接着对咨询效果提出疑问蕴含着这样的潜台词:“心理咨询又花时间又烧钱的,能换来我想要的回报吗?”其实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进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心理咨询从来不是根据来访者的愿望是否达成收取费用,而是依据租用咨询师的时间和精力收取。如果只有在咨询师确保咨询“有效”的情况下来访者才能心安,那么本身就反映了来访者自身的强烈不安全感,由于自我缺乏信心,所以需求外界保证。第二,关于咨询效果的界定是一个极为主观的评价,而一旦来访者对咨询的评价是以“能否满足我的需要”为标准,那么相当于是退行到一种婴儿般的原始自恋状态,以同样的标准来定义一个好母亲。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则会感到愤怒。这种对咨询顾虑背后的心态本身就是有待通过咨询进行探讨修通的。

举个例子,一位经常受到他人批评的来访者希望寻找一个夸赞自己的咨询师我们可以理解,但如果他只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夸赞,而不是通过咨询弄清为什么他似乎总是受到他人批评,那么他很可能在心理咨询中继续重复一种人际关系中的常见模式。最后导致的结果要么是咨询师为了“不伤害来访者的情感”而对其内心世界的探究停滞不前,以至于来访者回到现实生活中毫无变化;要么是来访者不自觉地表现出种种激惹咨询师的行为,导致咨询师忍无可忍,两人在咨询室内再次重演起来访者现实人际关系的戏码。

我没有通过第一种开放式的回答去进一步地获取R先生的信息。因为咨询前的电话沟通不是咨询,确定初始访谈,必须简洁明了,避免过长的讨论才不至于引起误解。而如果这样的回答并未让来访者获取足够的信任投入一段咨询关系,原因往往源于一点:阻抗。

opinion_p26_27_200111.jpg

在初次通话中,来访者表达对心理咨询过程的担心,这种情况并不鲜见。而这些问题恰恰折射出来访者对心理咨询趋避相克的矛盾心理。哲学家笛卡尔曾说, 没有能力下决断的人,不是欲望太大,就是悟性不足。放在心理咨询中即是来访者把心理咨询过度理想化,期待一个完美的咨询师去满足自恋,结果势必会导致失望。

另外,R先生还询问到自己的咨询疗程,这个问题显然也需要经过评估访谈后才能确定,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之时所做出的任何判断都将有失公允。在我回答完R先生的所有问题后,仍未得到R先生对咨询的肯定答复,我开始感到一丝由此而生的被质疑感,并猜想这或许正应了R先生先前的描述,是他那位屡遭自己怀疑的女友所感受到的。

关于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早已无需赘言,而一个处处质疑他人之人第一个质疑的其实是自己。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声嘶力竭地哭喊,却并未成功吸引母亲的分毫注意。这个孩子逐渐产生了一种疑问:是我的问题所以得不到父母的爱吗?

很遗憾R先生并未与我确定开展咨询工作,我只能对R先生提出我认为对他最好的建议:如果R先生在和我沟通后依然对于心理咨询顾虑重重,或许可以考虑先在当地找位心理咨询师面谈看看。因为如果他决定和我一起工作,我的要求也是在网络咨询前打下面谈基础。使用化名,选择语音,这些都避免了R先生作为来访者的“真身”显露于咨询师面前。人类矛盾性的典型表现之一正在于越是渴望亲密,越是想要拼命拉开距离。可惜距离产生美,却弥补不了爱。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不仅仅是R先生的问题,也是在许多人内心反复的问题。我想,这个答案不仅对于来访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具备本质的相似性,那就是尊重、价值感和真切的爱。

谈到这里,我不禁想说一句看来颇为悲观的话——心理咨询不可能达到来访者“想要”的效果。因为咨询目标是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评估访谈后共同确定的,它是“合作”的产物。当真要研究“效果”,恐怕在心理咨询中,过程就是效果。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而经历心理咨询的整个与咨询师建立并维持良好咨访关系的过程正可谓是对从前关系的修复。当代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描绘道:“病人和心理治疗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不管是谁都会经历人生中的死亡,孤独等一切黑暗的东西,心理治疗师也不能避免,两者之间更像是旅途中的伴侣。”这一程陪伴,谈何容易?

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像是一块银幕,来访者内在的东西就被投射在这银幕上,由此我们看到了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如果一味要求心理咨询“必须满足我”,或满心期待心理咨询师“可以改变我”,那么无异于我们兴高采烈地将众咨询师抬上神坛,然后点火,祭祀。

熊熊烈焰焚烧之际,咨询师们到底是化身成神,还是陨落成魂,恐怕只有当下的来访者们才知晓了。